擴散池法是執行半固體劑型製劑的體外釋放測試(IVRT)可靠且有重複性的方法。美國藥典 (USP)<1724>半固體藥品性能測試 (SEMISOLID DRUG PRODUCTS—PERFORMANCE TESTS) 收載有擴散池法的具體測定方法和要求。
乳膏是用乳劑型基質製成的軟膏劑,具有藥物釋放和穿透性能好、提高局部藥物濃度、不妨礙皮膚正常功能等特點,是臨床常用劑型。本文將分享使用擴散池法執行某乳膏製劑的體外釋放測試案例,希望能給您帶來幫助和啟發。
實驗儀器:AM8亚美 RT800 自動取樣透皮擴散係統
裝置:AM8亚美改良式Franz垂直擴散池
溫度:32 ± 0.5℃
介質:技術保密
轉速:600 RPM
人工膜: 技術保密
上樣量:~0.3 g
介質體積:30 mL
取樣量/補液量:1 mL
擴散池孔口直徑:15 mm
擴散池孔口麵積:1.77 cm
Testing Process
介質體積
稱量加入擴散池中的介質重量,並根據測試得到的介質密度,計算各個擴散池中加入的介質體積:
根據USP<1724>的要求,測試過程中的所有擴散池應具有相同的體積標稱值,並且應測量每個擴散池的真實體積。雖然USP<1724>並沒有明確要求介質體積的誤差範圍,但AM8亚美建議介質體積誤差應不超過1%。
上樣量
稱重並記錄樣品裝載環中乳膏上樣量,並確定上樣量均在正常範圍之內。
根據USP<1724>,擴散池法測試的樣品量一般不小於0.2g。雖然樣品的上樣量並不參與累積釋藥量的計算,但超出正常範圍的稱量數據可以揭示可能發生的樣品裝載異常,例如有氣泡殘留在乳膏和濾膜之間。
膜的種類
半固體製劑體外釋放應當選用合適的惰性和商業化的人工膜,常用的有:聚醚碸,醋酸纖維素,尼龍混合酯和聚四氟乙烯膜。其中醋酸纖維素是親水膜,對有機溶劑不耐受。因此,當釋放介質中含有有機溶劑時,另外三種膜是更好的選擇。
自動取樣
根據USP<1724>的要求,應在方法規定的取樣時間±2 min範圍內完成取樣。RT800 自動取樣透皮擴散係統,能夠自動同時完成6個擴散池的取樣,並不存在取樣時間差的問題。
Test Result
根據 USP<1724>,計算在各個取樣時間點每 1平方厘米孔口麵積下的累積釋藥量(Cumulative Amount Released):
6個測試樣品在24小時的累積釋藥量的相對標準偏差(RSD)為1.53%,本測試的重複性良好。
乳膏中藥物的釋放一般遵循 Higuch 公式,即藥物的累積釋藥量與時間的平方根成正比。將 6 個測試樣品在各個取樣時間點的累積釋藥量與取樣時間的平方根進行線性回歸,得到回歸方程和相關係數,並取其斜率值為釋藥速率常數。
Result Discussion
結果表明,擴散池法的精密度高,重現性好。可以適用於區分不同乳膏配方的差異,並為乳膏產品的配方開發提供有價值的體外釋放度測定數據。
得益於AM8亚美 RT800 自動取樣透皮擴散係統的高精度自動化設計,有效地減少實驗係統或手動操作引入的誤差,讓測試結果的重複性更加理想。
電話
微信掃一掃